我从第一次买保险到现在整整20年,从那时的对保险不知,到后来从事保险工作,做成一个个大的保险项目、做出险理赔和给被保险人做顾问工作,其间接触过各种对保险的不解和误读,而我积18年保险工作实践的体会和认识,深深地感悟到,保险是爱,是爱的付出和奉献,是被爱的深情和温暖,保险——大爱!
20年前6月的一天,在我的老家吉林抚松,人寿保险公司的朋友到单位推销保险,当时,虽然对保险懵懂不详,但听说可以给女儿的后半生以保障就给两个女儿各买了两份养老保险。后来,自已改行做保险工作,又先后给妻子和女儿购买了养老、意外、大病、健康等保险。大前年,大女儿参加工作时,我把养老保险单给了她,我说,这份保单是爸爸在你十几岁的时候给你买的养老保险,等你退休以后,可以每月领一份钱生活,那时候爸爸妈妈或许已经不在了,钱虽然不算多,但这是爸爸妈妈的一份心意。当时深深的感动了女儿,她当时眼圈就红了,她说爸爸妈妈在我幼年时就为我60岁以后的生活谋划,爸爸妈妈对我真是太好了,太爱我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十分的幸福和快乐。
1996年我携全家来到了北京,由制药企业管理者改行到保险公司做一个业务员。我凭借一股热情执着、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的承保和理赔服务,很快就熟悉了各类保险业务,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做成了多个大的项目。
1997年我多次去黑龙江省交通厅和两个公路项目指挥部,做成了国家开发银行第一个灾后贷款重建项目保险试点——佳木斯到七台河和碾子山到北安公路保险项目。1998年夏天突发大洪水,正在施工中的公路由于排水沟、桥涵还没有修好,临时公路和路基成了拦水坝,洪水淹没了大片农田,当地农民看到辛勤耕种的农田受灾,痛心不已,用拖拉机拦路不让施工队施工。我们当地保险公司当即到现场做群众工作,告诉他们这条公路上保险了,保险公司一定会合理定损、尽快赔付,这才劝退了拦路的农民。我们随即马上组织理赔人员,走进泥泞的农田,用皮尺一点一点地丈量水淹的面积,评估损失,用最短的时间定损并迅速把理赔款送到农民手中,大量受灾农民全部得到了经济赔偿。这次的理赔工作,给了我很深的触动,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保险之爱的伟大。保险,其意义远非经济补偿本身,它所传递的温情对于受灾人是一种强大的扶助力量,在受灾困难时得到了爱,是来自保险的关怀和爱。
2001年我做成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中型水电站—青海省直岗拉卡水电站保险项目。三年工期没出现一个理赔案件,保费间接投入到了其他出险企业的赔案,这是一种爱的奉献,是投保企业奉献给社会的爱心,是对遭遇天灾人祸的人们爱的支援。
目前,汉能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曾去该集团的四川双流基地考察。该企业的太阳能薄膜光伏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是新技术,时间短,保险期限长,又没有历史数据,所以与之匹配的效能保证保险国内仅有一家小的保险公司有产品,还不能满足该企业和市场需求。我组织公司专业团队,借助和利用国际国内智慧和经验,以大爱的情怀全力推进各方协作,争取尽早促成该项目,让保险的大爱精神推动清洁能源事业对人类和地球的爱,让我们的上空减少雾霾,让世界充满阳光。
18年保险工作的学习和实践告诉我,保险从原理上讲是大数法则,有互济互利的内涵,是用固定和较少的钱,买一个不固定的较大的风险转移,是很有效的一种经济转嫁风险手段。被保险人投入一点钱去购买保险,如果不出险,虽然保费全部付出,获得了最好的结果---平安,是一种爱的奉献;而一旦出险,遇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就是“雪中得炭”,就会得到保费的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的经济补偿,会得到大爱,而这些钱,实际上就来自于那些没有出险的人。随着我做成一个个投保项目,看到一个个的赔款案例,逐渐领悟到,保险它更高、更深远的意义是一种大爱。不出险是在奉献大爱,出险时是得到大爱;给自己买保险是对自身的爱,给家人买保险是对亲人的爱,领导给单位财产和责任买保险是对事业的爱,给职工买保险是对员工的爱,国家对三农保险补贴是对农民的爱……
作为一个保险人,我有如下的梦想:
在全社会构筑以大爱为核心理念的保险文化建设,让保险使生活更加美好。
彰显保险文化的大爱内涵,不仅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更是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保障。要在“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核心价值理念上,把“保险——大爱”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保险行业文化建没之中,对保险文化的提升是一个质的突破。保险,不再是一个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而是一个具有大爱情怀的社会责任行业,是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力量。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保险行业独特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时,保险的价值就由经济和效益升华为社会和人文;当“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注入保险理赔的相关制度,影响保险业健康发展的个别误导、诱导消费者,惜赔、拒赔等不良行为必将随之减少。受到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被保险人因为保险而得到爱,保险会让社会更加充满爱、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保险业要宏扬大爱的职业情怀,促进全行业的科学、和谐、健康和快速发展。
保险业文化的构筑,事关全保险行业员工的职业荣誉感和满足感,大爱文化的注入,必将使保险成为引以为傲的职业。让大爱成为全行业员工的一种精神信仰,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职业情趣,心灵因之而净化,职业荣誉感因之而升华;当保险工作的意义不止于换来一份薪水,而是播洒爱心、输送温暖、传递关怀,其价值必将得到更大的心理认同,也更容易获得职业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及相应的心理慰藉,员工藉此而萌发更高的工作热情,企业藉此而获得更充沛的发展能量;保险人不是“下里巴人”,而是“阳春白雪”;当保险---大爱的理念被所有从事保险工作的同仁所认可,并深深植入心灵,就会用一颗爱心去面对客户、服务客户,“以人为本”就会真正得以贯彻,这样的工作状态,伴随着高效率、高质量,必然是正能量的增长与传递,必将促进保险行业的科学、和谐、健康和快速发展。
让全社会认识保险之爱、认同保险大爱,把保险--大爱做大,让全社会充满爱。
当全社会都能以爱自己、爱亲人、爱事业、爱员工、爱社会的大爱之心去认识保险,购买保险,抛弃“不出险是亏本了,一旦出险了要赚点钱,几年不出险就不想投保了”等谬见,以现代理性的防患、保障观念认识并认可保险的互济本质,以“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奉献之心理解保险兼济天下的大爱本质,自觉的提高保险意识,扩大购买保险的深度和广度,自觉担当起搭建保险的互助保障机制的社会责任,将会有效的促进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把保险大爱进一步作大,被保险和保险人合作共赢,大爱无彊,一定会实现“新国十条”对保险业发展的厚望。
(作者系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