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委会主办

村民眼里的“能人”驻村干部 作者陈睦翠
来源:强国之路网.扶贫频道 | 作者:陈睦翠 | 发布时间: 2020-07-30 | 1246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恩施市崔坝镇  陈睦翠



山青水秀的恩施市沙地乡秋木村

今年54日,我到沙地乡秋木村吃酒,一走进秋木村,就发现秋木村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变化太大太大,大得都不认识路了。

过去的石子马路变成了现在漂亮的沥青马路;过去的矮小的房屋瓦屋都变成了高大的楼房;以前东一块西一块的茶树现在成片成块,整齐划一,看起来既规范又舒服。主人家的房屋也已经翻新,高大明亮,过去的瓦屋不见了。



当地村民指着生态茶园,连连称赞。
 
 

喝完茶,开始和来的客人聊天。我问在座的一位客人,“你在哪里住?” “我就是秋木村的,隔这里只有半里路,说话都听得到”,她回答道。我说,“你们这里变化好大呀!前几年我来这里,马路还是石子路呢。”
   旁边另一位女同志接话说道,“我们这条马路修了三十年没得人管,因为没有钱。我们秋木村很穷,拿不出钱来修路”。“为什么现在有钱了?”那位女同志象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讲起了这里的变化。

“我们秋木村的确变化很大,全靠市里派来的一位能人。这位能人姓李,他叫李贵俊,是市组织部的领导干部,市里派他到我们这个落后的地方来扶贫。

他是2017年下半年调到我们这儿来的。刚来时他看到村民们的处境,心里很忐忑。村里的老人对他也持有怀疑态度,说他年纪小,才三十多岁,还是个娃娃,能把我们这里搞好吗?我们这里不知来了好多大头老官,都没有把这里搞好。
   李书记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前者不足,后者补齐。他暗下决心要做出成绩,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他开始到处走访,到每家每户了解民情,走访了很多困难户。发现秋木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产业发展不成规模,群众信心不足。据他了解,没脱贫的困难户全村还有
189户,扶贫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公路修了三十年还是毛马路。”

坐在一边的一位客人插嘴说,“这个公路还是我父亲当队长的时候修的,我父亲今年都七十岁了,你们说这公路修了多少年?”

那位客人接着说,“李书记为了把条公路搞好,他的皮鞋跑掉了底,脚跑起了血泡,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石子马路终于倒成沥青马路了。秋木村的产业搞成规范化、集体供水管网建设、异地搬迁等一系列的项目都已实施,秋木村的基础建设大大改善了。李书记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为整个秋木村的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群众对他也另眼看待了。李书记他还有另一招呢。他把全村的能干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利用起来,同心协力建设秋木村。”


秋木村生态茶园

我问他,“你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旁边的另一位客人搭话说,“他就是李书记选的能人”。怪不得他了解得这么清楚。

另一位老人在旁边说,“我今年58岁了,我们这里的驻村干部来了一班又一班,不知来了多少班,没有一班把我们这里搞好。三十年的遗留问题,李书记两年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李书记的能力,当个省长也没问题。刚来的时候我老爸还看不起他呢,说他还是个娃娃,现在他老人家天天夸奖,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天天在家里表扬李书记,把秋木村的问题解决好了”。
    “你们的李书记住在哪里?我想看看李书记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有三头六臂?三十年的遗留问题他两年就解决好了?” 我问他们。
  “李书记去年下半年就调走了,调到落都村去了”,他们回答说。

我非常失望,正纳闷时,总管先生高喊“所有来的客人都请坐席呀!”这一喊,打断了我们的谈话,都吃饭去了。


(本文作者陈睦翠 写于2020年5月20日)

热门文章
为您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2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7026260-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