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委会主办

【世界读书日】爱新觉罗.溥光 | 春花落尽 香气归于春天
来源:强国之路网.文化频道 | 作者:爱新觉罗.溥光 | 发布时间: 2022-04-23 | 515 次浏览 | 分享到:

著名文化学者爱新觉罗.溥光先生



读书本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因为“读”是一回事,“书”又是一回事!

怎么读?

读什么书?

 

为什么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去过许多国家的图书馆,感觉束之高阁的不少,真正能让人读得进去的不多。就拿英语书来说吧,有医学英语、机械英语、法医英语、许多专用词好像只有英语最具有权威性,例如香港的法律文书,最后是以英文本为最高解释权。书,传媒,报纸呢?大量浏览后发现,纸媒体衰退了,而让我们能捧读在手的,都是雋永的诗文和哲思,古中今外不过如此!

 

我们读别人的不过瘾,就琢磨怎么自己动笔写啦!

 

我读马克思著作一直想读原著,因为一翻译就走味了,那世界上有众多翻译安徒生的作品,没看到外国人有多少翻译我们中国人的作品!

 

说到每年的四月二十三号是世界读书日,估计中国人大多数人不会理会,因为象我这样爱书如命的人不多,有的家庭是找不到几本书的,您说还指望他们家能出高才生也是荒谬的事!

 

我妈就说我是个书呆子,其实我很少得满分,因为我读书属于一目十行形的,可以说过目不忘,有时特别的句子,我可以倒背如流,因为,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反到出俊才!

 

我去书店买书是很有仪式感的事,在机场的书店几乎都是新出版的印物,我站在书架前,闭上眼睛,用手去摸眼前书,筛选着,突然我的手在那一本书脊上停下,打开那本书,翻开其中一页,又用手指向那一行字,突然我发现我取的那本书是”锦衣卫”,我看的那一行字是这样写的——你成功了,就没人注意其手段的黑暗!

 

我看后,心里一惊!马上买下那本书,在飞机上我浏览起来,发现整本书没什么有料的文字,也就我看的那一行字,震惊到我!

 

您看,读书与一个人的经历、学养、教育、德行、修为是有一定关系的!

 

我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发现两个对立的造反派在互相攻击,都用毛主席语录说事,在路口一个解放军被拦下,一个戴袖章的人问,你是什么观点的,只见那个解放军叔叔说:为人民服务,我是毛主席一个观点的,哈哈,结果,还真的给放行了!

 

后来,我就对哲学的问题感兴趣,就专门去图书馆找到许多哲学的书,比如黑格尔,泰格尔的诗句就影响到我后来的读书兴趣!

 

一次在天津的孔庙看到一旧本的《芥子园画谱》,但是缺了第十一册,这下子可苦了我,我整整找了半辈子,后来在台湾的一个古旧书店淘到!

 

我喜欢读线装本的古书,读马列要读原著,读古书也是一样,世面上的”尺牍大观”删节的多,我读起来津津有味,例如儿女给父母写信开头是这样的:

 

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秉者,如何如何!意思是说,爸爸妈妈,儿子给您们跪下说话,表示尊敬!

 

现在还看到哪家孩子跟父母这么中规中矩?

 

我研究篆书近五十年,读《说文解字》不下上千版本,感觉古代的解释有的是有谬误的,我去过安徽金坛开剪纸会议,发现那的段玉裁的篆书解释让人看的懂!

 

记得那年我看《考古》杂志里面有郭沫若老先生说”看”字,他说看字上面为毛,下面为目,整体看就是看的意思,我发现这种说牵强,就写信给中国科学院,说出我的观点,我说”看”,那上面不是毛,是手,下面是眼,因为孙悟空看远眺望总是用手挡着眼部,左右反手,甚是好玩!

再有部队的军帽,也设计了帽沿,代替了手,再例如打枪瞄准,都是闭上一只眼聚焦,显然那个”看”,我说的才对,后来郭沫若还真的来信了,表示我说的对,那阵我才十几岁,初生牛犊不怕虎来着。

 

后来我才知道郭沫若是大文豪来着!

 

故我研究甲骨文是从大篆、小篆。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其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所谓的书画一家,也就是这样读书读进去就出不来的痴迷!

 

我爱卖工具书,因为编辑的立论不同,编出来的书也有所侧重!

 

我用皇墨书法卖出后做慈善事业,去过中国很多农村考察,发现农村的孩子没书读,到学校看了有的学校是杂班,几年级的都混杂在一个草屋里,讲着讲,一只狗还钻进教室的情景,孩子们都司空见惯了,还有的学生是背着娃听课的,奇怪的是,农村的孩子上课没人捣乱呀,那渴望知识的眼神令我心颤!

 

因为知识的力量来自于渴望!我的导师孟建发我一文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辨,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您看,周恩来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读书的极致,其实,知识在悟,在积累,在汇总,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佛教都说: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宽,不度无缘之人!读书也是一样,能读得进去的才是你的靈粮!

 

我从事过心理学教育,我也考察过那些逃学的学生状态,国家对技校分流就是早早地划分出一些对课堂不感兴趣的孩子,我们也看到即使上了大学,出来也是面临失业的现状做过调查,就此,我还在北京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专门就这一社会现象做过演讲!

 

我以为,读书不与社会脱节的学生,多数都能驾驭知识的运用,许多前茅企业招来的学生多数入围的都是具有职场经验的学者,太书呆子式的,还是嫩了些!

 

我发现不拼爹的农村学生较比城市来的学生是刻苦的,有股子拼性,但犯罪率也多在这一群体,因为穷则思变的外部环境的缺失,导致许多学子败在德行上!

 

所以,读书不能读傻书!

 

不抬头看路,仅低头拉车是有误的潜在危机!

 

我曾在新华社工作过,后进香港文匯报总编室做编辑,我发现香港的学生口述不错,拿起麦克风能中英讲述,甚是流利,但是你让她们动笔写就费劲啦,粤语英语韩语世界语混杂的社会环境里,香港人有一种本能的莫名其妙的骄傲感,有的人读书都不太认同祖国的概念,那读出的书也是没根的文化!

 

鲁迅说过:“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林语堂说过:“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钱钟书说过:“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杨绛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林徽因说过:“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记忆的梗上,谁没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旅程,只是所走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

 

伤口是别人给与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

 

老舍说的更有意境,他说:“愚人之所以是愚人,就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很有思想。”

 

您看这些睿智的思想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营养和借鉴!忠实的《白鹿原》,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它的主题研究已趋向于多种主题并存的观点。

 

读《白鹿原》,他保持了历史的混沌性和丰富性,使这部偏重于感性和个人主义的历史小说既成为一部家族史、风俗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沉浮史,也成了一部浓缩性的民族命运史和心灵史。

 

2022年1月28日,58集开年大剧《人世间》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重磅开播。

 

该剧原著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同名小说,曾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正如原著封面所题,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人世间》用细腻的笔触,循着光字片周姓人家的命运轨迹,在五十年新旧嬗变的时代进程中书写了跌宕壮阔的人民史诗,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追求。

 

是呀,人能没有因为疫情而心死,有多少人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读点书,来给自己加分呢?

 

就像当年1978年2月21日,由次子林昌庚、孙女林丽青陪同,林老乘火车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住在友谊宾馆。

在京期间,林老除会见赵朴初、启功、彭冲、李真、陈英诸老友外,又结识了黎雄才、张君秋、袁世海、七龄童等文艺界朋友。还利用开会休息时间拜访了启功先生。

 

启功与林散之开玩笑地说,您怎么叫“散耳”呢,林老说自己耳聋,启功调皮地说自己,那我将来老了就是“启耳”啦,我调侃到,那我将来老了听不到声音了,就叫“溥耳”吧!看来我与普洱有缘呀!

 

您看文人在一块都说这种人话!

 

有一次我出席地方志考察会议,各地都争谁是自己地方名人,就有一个女学者说,我读书查到潘金莲就是我们那的人!逗得全场哄堂大笑!


我见过西安的贾平凹,读过他写的都是两个字书名的书,感觉见面聊,比读他的书更有意思,书怕平述,会讲故事的人好玩!


他说:“人生或得、或失、或喜、或悲,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娱乐基本靠手。


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


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莫言说过:“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当哭成为表演,应当允许有人不哭。


演戏演戏,最后把自己演到戏里了。”


《读书》 爱新觉罗.溥光 书



是呀,读书,我觉得要汲取精华,就像有的人说学学粤语难,那就从骂人的话学起就学的快。我嘴笨,来香港定居就是讲不出标准的粤语。一天有个司机骂我“蠢”,我拦着他说,这句我听懂啦!哈哈!粤语的“幸福”和“辛苦”有接近的语调,我就在想读书,也是同样道理,有人读出了唐诗宋词,有人读出了“不必追问终极,快乐就是收获!”


有人读书透达三世十方无量无数无边空界!


有人读出了:扛得起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有人读出了: 白茶尽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苦酒折柳今相离,无风无月也无你!


有人读出了:岁月蹉跎苦未尽,一杯浊酒卧他乡!


有人读出了:孤勇者,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


有人读出了:从彼命终还生人趣,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


有人读出了:王阳明那句真言:“话多事多,麻烦也多。道德在行,不在言说。说人是非,一句也多。”用以警醒自己不说人非,少言修心。


我读出了:

让价值因我

而更有价值!


有书读真好,就像有的人说,有钱,真好!



热门文章
为您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5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7026260-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