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不好酒挺没趣,石不能言最可人。/爱新觉罗.溥光 书
人人都想把自己做到极致,那是不可能的!
天清地宁,人行善弘就是了!
如火如荼如我不可输,如手如足如你不可无,也是理想化。
老中医说的好,初咳在肺,久咳在脾,虚喘在肾!久咳不愈,关键不是清肺,而是健脾!您看看病得找名家,才看的准,信不信,是你的事,不听医生的,受苦的还是你!
而百病生于过用,其中人体“五劳”就说的特别精准: 久卧伤身、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您说,谁养生到”不久“的恰如其份?
浮生会如何?
各覆歸其根!才是正理,没有谁永远正确,怨歸上苍,也是徒然!说什么,在擁抱之前学会了放逐,那都是你没遇到”爱你爱到骨头里的人“!
没有天天的相聚,却有天天的惦记。珍惜那份缘分才是人间最好的致敬!
我感觉: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的人是活明白了!
我踏遍青山人未老,顿感此生读书少,老了才发现许多书没有读过,是因为暮年多一些时间审阅自己,才发现,我年轻的时候,只记下了要读的书目录,您看看,忙忙碌碌,就错过了读好书来喂养灵魂的良机!
如只知写篆書,没想到篆書有许多课堂上连老师都不讲的东西。
篆,形声字,上部的“竹”表意,其形似竹叶,表示古时篆书大多写在竹简上。下部的“彖”(tuàn)表声,从彑(jì),从豕( shǐ),亦兼表猪头的长吻部,含包括的意思,引申为总括。譬如《易经》的专用术语“彖辞”即指“总括之辞”、“小结”之义。
在《说文解字》中,“篆”是这样解释:“引书也,从竹彖声”。《说文解字注》有做更深入的说明:“篆, 引书也。引书者,引笔而箸於竹帛也。”
因此,可以明确看出,“篆”有书写总结之意。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书中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yuàn)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大篆与小篆。
大篆,其名始见于汉代,与小篆相对。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因此,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道:“因之李斯所作曰篆书,而谓史籒所作曰大篆,旣又谓篆书曰小篆。”综上所述,秦代,是大篆与小篆的分水岭。
小篆的特点:字形呈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字体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小篆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的对称等。
结体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方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部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伸展。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 “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
因此,临习篆书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行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
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
小篆的学习:
小篆的学习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按照“以古为师”、“以经典为师”的原则循序渐进。识篆是写篆的前提,通过学习《说文解字》等字理专著加深对于小篆文字的理解尤为必要,而研习《说文解字540部首》,则是打开书法学习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识篆量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通过小篆《千字文》的练习,对于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进行大量重复的书写,使之和《说文部首》有效贯通融合,举一反三,那么积累到三千个小篆的识字量是完全没问题的,对于以后书法的具体运用,大有裨益。
自古以来,有不少优秀的篆书作品值得我们临习,如秦代李斯的《峄山碑》、唐代李阳冰的《三坟记》,以及清代倡导碑学的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吴大澂、吴昌硕等代表性作品都可作为我们学习小篆的圭臬。
说文习篆,不仅仅是体验古文字带给我们的书法乐趣,更是通过笔墨,能够得到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熏习,从而和谐身心,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您看,您干什么就吆喝什么才好玩,不玩出位沽名就好!
世道天不语,雷鸣始作声。霖雨遍天下,萬物同一春!
人生,所遇,也绝非偶然,那幂幂之中的福祸、恩怨、也就不足为怪也!
我提倡随遇而安,你安了没有,不安即躁,躁必失言,言必失信,您看,命运的走向,都在我们的情绪里,有准的人都是稳健的。
我妈说,只要没人夺你饭碗,都是小事!
我现在才听明白,什么是饭碗?
不食搓来之食的我,开始明白色难有多种,我怕求人之色难,我不接受别人的色难,故我从不色难别人,这就是明理知心的开悟。
利他不利我的事也干了不少,但处处斤斤计较的主,也没变成李嘉诚!
是龍是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得了!
这正是”人不好酒挺没趣,石不能言最可人“!
本文节选自爱新觉罗.溥光《师说观人术》。

爱新觉罗.溥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