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委会主办

方军书画全国巡展纪实 第八站 南昌—书画巡展八一城
来源:强国之路网.文化 | 作者:强国之路网 | 发布时间: 2020-04-09 | 116 次浏览 | 分享到:


       方军书画全国巡展纪实

第八站 南昌—书画巡展八一城

江西南昌赣江边,有一座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滕王阁,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乃是因为楼系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造,故名滕王阁。此楼扬名天下并垂名后世,乃是因为唐朝诗人王勃在阁上大宴宾客时即席而作《滕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令满座钦佩。此楼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 1926 年军阀混战。 1985 年,南昌市政府拨巨款重建楼取宋代格式,共九层,两翼为对称高台,南有压江亭,北为挹翠亭,碧瓦重檐,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景象壮观。此楼为南昌市文化气象的代表。

江西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游新民主持书画展开幕式

2001 年 6 月 15 日,《万水千山总是情.徐培晨国画猿猴方军书法作品全国巡回展》,在南昌市江西省文联美术馆隆重举办。江西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冯金茂少将,省委副书记王昭荣,省军区政委陈永久少将,省军区副司令员蔡新贵、季崇武少将,省文化厅厅长钟适华,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游新民,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副主席许亦农,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秘书长喻贵森,省博物馆馆长彭石凡,南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春发,南昌市美协副主席漆佰林、华景威,南昌海关副关长韩茂前等省、市领导及当地书画家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方军陪同江西省军区司令员冯金茂少将(左一)参观展览

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季崇武(右二)、江西省人大办公厅主任舒全庚(右三)与徐培晨、方军在展厅合影。

江西省书协秘书长喻贵森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江苏是书画大省,名家辈出,水平之高不言而喻。看了方军书法作品展不愧为书画大省走出来的,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方军的书法蕴含着一种苍雄之气,峻拔之力,颇有大家遗韵。”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副主席许亦农老先生看了方军书法作品展深有感触地和一起观展的同道及记者说:“写的好啊!方军的书法重传统,讲法度,有创新,实为佳作。他的作品在南昌乃至江西省属于高水平的,值得学习。”

江西省文化厅厅长钟适华与方军、徐培晨在展厅亲切交谈。

江西省书协秘书长喻贵森与方军在展厅合影。

为期四天的展览在南昌引起了轰动。江西卫视、南昌电视台、南昌有线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商报、南昌晚报、南昌信息报、南昌市人民广播电台、都市消费报、现代文明画报等媒体报道了展览盛况。南昌电视台“都市直通车”栏目、南昌有线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分别采访了方军、徐培晨并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南昌电视台在展厅采访方军教授并予报道。

热爱书画的观众在展厅倾听方军教授谈创作体会。

江西电视台在展厅采访方军艺术成就并予报道。

南昌人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在举办书画展的短短几天时间里,观众始终络绎不绝。参观者有许多是南昌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的手里都拿着本子,或临摹,或摘记诗词佳句,有的还拿着照相机,对心仪的作品一一拍照留存,这些学生把这次观展当成学习的机会。

南昌有线电视台在展厅采访方军教授并予报道。

徐培晨、方军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留影

展览期间,部队派车带书画家一行参观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黄秋园故居。展览开幕的第二天下午,徐培晨、方军抛开所有的事务,专程去参观心目中的国画大师黄秋园故居 。 这天下午,南昌的天空降起了雨,而且雨越下越大,犹如从空中倾倒下来。二位书画家乘坐的三菱吉普车行驶在积水的马路上,开了足有一个多小时,没有找到故居,又相继问了几个老表回答说不知道。这种状况使二位书画家感到叹惜,好在是军车过大街穿小巷,总算找到了故居。黄秋园大师的故居,是在一个小巷内,三层小楼,门面不大,虽有些破旧,但传统的中国建筑韵味犹存。徐培晨、方军站在雨中敲了一会门,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告诉徐培晨、方军说:“主人今天不接待客人,”陪同的人大声说:“我们是从南京来的,一位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培晨,一位是部队的书法家方军,二位老师在南昌举办书画展,今天特意来参观故居的。”屋内主人听后连忙回应道:“南京来的客人,快请进来!”迎接二位老师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就是黄秋园大师的儿子,主客寒暄后并入座上茶,聊了起来。

黄秋园的故居是传统的中国建筑,一楼为清风堂,为接待友人的客厅,古朴的中国传统家具,以及许多名人的书法,占据了墙面;二楼为主人自己的起居及小客厅,小客厅里,摆满了从民间收购而来的中式传统家具及瓷器等物品,而主人的大幅半身相片,挂在厅堂的正中央,显得庄重典雅,寂静如斯,而艺术的泉水却在这宁静之中,仿佛在身边流淌……;而三楼是先生生前的作品展览之地,墙上挂着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有山水,有人物,有花草,有动物,也有工笔画及书法作品等等。

黄秋园先生是自晋代、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以来一百位美术巨匠之一。他的中国画以传统的手法入画,欲开创出其个人风味强烈的风格。他笔下气象万千的山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也工也写的作品更见画家自成一派、独辟蹊径的风格。当代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刘海粟、吴作人、关山月、程十发、唐云等对黄秋园的作品极为推崇。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分别追聘黄秋园先生为名誉教授、名誉院委。

徐培晨、方军参观故居看到这么多黄秋园大师的真迹,激动不已,感慨万千,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

交谈中,黄先生回忆起当年带着父亲黄秋园的遗作,到南京举办展览,签到册页上有徐培晨的签名祝贺,并取出册页翻到徐培晨签的名字,让大家看。接着黄先生对徐培晨说:“二十多年前我们在南京短暂一晤,今天我们有缘在此畅谈,实为幸事。”黄先生又取出一本大册页请徐培晨、方军分别留言。徐培晨提笔沉思片刻,写道:“傅抱石先生和黄秋园先生同是江西人,同时当代画家,同样有高度的成就,但傅先生生前就已有了盛名,而黄秋园先生直至他身后五六年,才有人发现他一辈子默默耕耘的惊人收获,成为百年难遇的一位大画家。黄先生的作品是国之瑰宝,他的艺术修养,人品之高尚,作品之精粹,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方军怀着敬仰之心,挥毫写道:“看到黄秋园大师的真迹,为之震惊。像黄先生这样深厚的传统功力,这样全面的艺术修养,这样严谨的治学精神,令人叹服,令人崇拜。一代大师黄秋园,长期被埋没,这是美术界工作的耻辱。黄秋园是永远的大师,是后世学者的典范。”

徐培晨、方军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故居,一路上若有所思。

徐培晨、方军、刁斯为、杨孝祥在滕王阁留影

方军教授在庐山仙人洞留影

在南昌展览得到了江西省军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解决了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时还要感谢南昌海关韩茂前副关长和朱卫东主任的帮助。

展览结束后,省军区汪开华处长派专车一台,南昌海关韩茂前副关长带车一台并陪同二位艺术家等一行人员上庐山一游。上庐山是方军多年的愿望,现在得以实现,令方军十分高兴。

庐山,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称为“匡庐奇秀甲天下”,雄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畔,突兀于长江中游坦荡的平原之上,显得势如九天飞来,气吞长江,影落鄱湖,重山叠岭,回崖沓嶂,时而被云雾缭绕,使得山形变幻莫测,故而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盛誉。庐山的瀑布也很多,南秀峰的开先瀑,从香炉峰上跌落几百米,流至青玉峡,直奔龙潭。李白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名诗使开先瀑声名于天下。更为壮观的是三叠泉,三叠泉在庐山五老峰东侧四、五十里的深山峡谷之中,上下三折而落,故名三叠泉,落差高达六百余米,被称为“匡庐第一奇观”。见奇景生豪情,方军触景生情,有感赋诗一首,诗曰:“九层千仞浩苍松,望尽云天五老峰。直下飞流飘万壑,澄虚漭荡纳蛟龙。”

庐山的成名不仅与自然景观有关,还因为庐山到处都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历史上到庐山隐居读书的文人墨客很多,有名的如李白、白居易、苏东坡,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可以说,庐山的成名,与中国历史上文化名人的游历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方军这次游庐山,收获颇多。深深地体会到“师法自然”的内涵,绘画、书法、诗词都是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古人讲,以自然为师是很有道理的,生活确实是创作的源泉。

方军登滕王阁有感一首:“滕王高阁远舒眸,点点风帆几度秋。潭影闲云多自在,江山万古尽风流”。方军参观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感赋一首:“清光曲水绕长廊,竹径通幽赋乐章。古韵凡尘禅地净,仙人翰墨永留芳”。

方军巡展作品



热门文章
为您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5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7026260-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