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委会主办

心系家国 泽被濠江:柯正平与澳门的甲子情缘
来源:强国之路网.人物频道 | 作者:新华社 | 发布时间: 2025-11-08 | 59 次浏览 | 分享到:


柯正平先生(新华社供)


柯正平先生(1911年5月26日—2005年9月30日),生于广东海丰一个富裕家庭,逝于澳门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小城。他以忠诚奋斗、鞠躬尽瘁的一生,深刻诠释了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这位与澳门休戚与共六十余载的爱国爱澳之士,用毕生奉献在澳门史上刻下了不朽印记。


革命洗礼:从海丰到香港的爱国征程


广东海丰——中国农民运动的红色摇篮,孕育了柯正平早期的革命理想。虽出身富裕之家,却心系民族命运,初中毕业后,他毅然参加家乡的农民运动,投身工农革命军。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追随彭湃参与海陆丰农民赤卫队,与红军并肩作战。1929年,他转赴香港,在九龙城寨附近租下一间小店面,开设“柯记烟丝店”,以烟丝生意为掩护,结识进步青年,开启了爱国事业之旅。


这家烟丝店很快成为香港一个重要的“地下”联络点。他巧妙地将情报和文件藏于烟丝包装中传递,还利用烟丝进货渠道,与内地同志保持联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接到上级指示,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利用烟丝店场地,秘密组织工人和学生进行抗日宣传,将抗日标语夹在烟丝包装中,将爱国思想在香港广泛传播。1935年,他的工作重心转向支援内地革命根据地,通过烟丝店的贸易渠道,将医疗物资和其他必需品伪装成普通货物,通过秘密途径运送到江西、福建等革命根据地,为艰难处境中的革命力量送去了“及时雨”。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的工作愈发繁忙危险。他按上级指示协助开展国际援华活动,与香港进步人士和国际友人建立联系,为抗战筹集资金和物资。期间,他多次化险为夷。一次,在运送重要文件时,险些被日本特务发现,他机智地将文件藏于烟丝中,成功蒙混过关。另一次,在参与秘密会议时,会场遭到突袭,他冷静应变,佯装醉汉,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包围圈。


当兄长柯麟奉命赴港开展“地下”工作时,柯正平以3000元卖掉生意兴隆的烟丝店,其父也出售家乡祖传染铺,换取数千银元,全力支持柯麟在港创建“南华药房”,这一据点既是柯麟行医之处,也是开展“地下”工作的联络点。


抗战烽火:穿梭粤港澳的生死考验


抗日战争爆发后,柯正平在香港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为东江纵队提供后勤支援,转运“保卫中国大同盟”援八路军的物资到内地,协助华侨回乡抗战。香港沦陷后,他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活跃在抗日前线,成功营救大批滞留香港的进步人士经澳门转移。他是营救香港失陷的数十位中国文化精英、组建澳门抗日救亡队伍以及东江纵队港九支队的组织者和主要干部。1943年,他奉命赴澳门,建立情报与物资中转站,为东江游击纵队提供情报和军需物资,从此与澳门结下不解之缘。


扎根澳门:肩负转运物资的国家重托


1949年8月28日,柯正平创办了澳门南光贸易公司(后更名为南光公司、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创办初期,条件十分艰苦,仅有七八名员工,两三张办公桌,借用新马路新中行的阁楼,开始了南光贸易公司不平凡的创业历程。


当时公司肩负着繁重的政治经济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支援解放区人民所急需的物资,如粮油、煤炭、盐等生活必需品;二是冲破帝国主义封锁,转运急需物资。由于特定历史条件,当时货物转运量比香港还多,很多香港货物也经澳门转运,成为重要的转运线,为支援解放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封锁及抗美援朝作出了杰出贡献。


货运量急剧增加,自建码头和仓库放不下物资,就临时租借仓库儲存。那些紧张繁忙的日日夜夜,柯老身先士卒,带领员工昼夜奋战。他在逐步打开局面的同时,也为解决澳门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不懈努力,不断扩大南光的影响力,在澳门树立了良好形象。


建设澳门:凝聚爱国力量的中流砥柱


新中国成立后,柯正平领导南光公司,成为连接澳门与内地的重要桥梁。他团结何贤、马万祺等澳门贤达,推动爱国统一战线,支援扶植澳门工商界发展,推动港澳爱国商人回祖国内地投资捐资,加强了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与往来,促进了澳门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柯老联同何贤、霍英东、何鸿燊、马万祺、郑裕彤等港澳知名商人,集资兴建贯通澳门至广州四个渡口的公路大桥,开创民间资本参与跨境基建的先河,为集资修桥、铺路探索出一条新路,为粤澳两地交通运输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内地改革开放作出了不朽贡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柯老发动澳门社团在澳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随后又参与推动成立了多个爱国爱澳的政治、经济和学术团体。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柯老还主持创办南通银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前身)和澳门中国旅行社(现归属于南光集团)。柯正平历任澳门南光公司总经理、南通银行董事长、澳门中国旅行社董事长、新华社香港分社顾问、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常务董事、新华社澳门分社顾问等众多职务。


历史见证:参与澳门治理的关键角色


作为原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柯正平亲历和参与了澳门近现代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1945年澳门同胞“光复回归祖国”运动、1947年“澳葡与中国渔船事件”、1947至1948年“澳门各界为粤省灾民赈灾捐款运动”、1948年“澳葡工会合法化事件”等,皆由他领导或参与协调解决。1953年“澳葡驱逐国民党势力出澳门”是他的重要成果;1955年他组织澳门同胞成功抵制澳葡借“开埠400周年”将澳门改称“葡萄牙澳门省”的图谋。1963年他参与中澳边界划定谈判;1966年“一二·三事件”中,他是与澳葡政府作抗争的主要领导者;1967年澳葡妥协后,他主导善后与稳定工作;1976年葡国公布《澳门组织章程》,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等。


由柯正平创办的南光公司,长期获澳葡政府承认为中央政府驻澳代表机构,他与近十任澳督斡旋相处,维护国家利益和澳门广大居民的福祉,参与了大量外事与社会活动,广泛联系各界人士。在澳门回归进程中,他担任中葡两国政府关于解决澳门问题谈判的中方代表,见证了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3月26日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这一历史时刻;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参与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制订和宣传工作;在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期间,为筹建特区、实现澳门政权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平稳过渡贡献智慧。


国家认可:备受尊崇的爱国典范


柯正平连续担任第二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从1956年周恩来总理的亲切会见,到1984年、1992年两次向邓小平汇报工作,再到1997年与江泽民总书记握手交谈,其贡献获得高度肯定。柯正平2005年病逝于澳门,近百位前任和现任的国家领导人发唁电悼念柯正平。


2003年,澳门特区政府授予其最高荣誉——大莲花荣誉勋章。2005年柯老逝世,但他“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与爱国爱澳的精神,已深深融入澳门的历史记忆。他不仅是从葡萄牙人管治澳门的时代走向由澳人管治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一重大历史转折过程中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这座城市繁荣稳定的奠基人之一。柯正平这个名字,将永远与澳门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熠熠生辉。



《国粹》爱新觉罗.溥光书



热门文章
为您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7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7026260-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