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委会主办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勿忘国耻 吾辈当自强
辽宁省沈阳市中人实验小学四年四班 赵梓越
六月的风,轻柔地拂过我胸前鲜艳的红领巾,那一抹红,在阳光下愈发炽热。我静静肃立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等待着一场与历史的深刻对话。突然,防空警报骤然响起,那尖锐的声音似一把利刃,撕裂了长空的宁静,如沉重的悲鸣,直直砸进心底。瞬间,时光的大门仿佛被强行推开,我被拽入1931年那个寒彻骨髓的秋夜,仿佛能看见黑暗中侵略者狰狞的面容,能听见东北大地即将沦陷的沉重叹息。
汽笛长鸣触发历史回响
踏入展厅,眼前赫然地撞见柳条湖铁路被炸毁的残骸模型,扭曲变形的铁轨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展板上的文字正在有力地诉说着:那夜,侵略者正在自导自演一场卑劣的剧目,悍然撞开了东北的闸门。短短数月间,白山黑水玩弄于敌人的股掌之间,三千万同胞身陷亡国之悲。我屏住呼吸,注视凝望那一幅巨大的东北地图,领土就像一块硕大的肥肉,被狰狞的黑色狼群无情地吞噬、撕扯、消失殆尽。
无声证言但血泪如潮
随着人群缓步向前,一幅幅照片映入眼帘:卢沟桥畔的石狮遍体鳞伤,南京城下尸骸遍野,万人坑中的累累白骨在冷光中静默……1937年寒冬降临,南京城在侵略者的屠刀下已化作人间炼狱。四十天的血色弥漫,二十余处的屠场,三十万如草芥般湮灭的生灵,侵略者为了掩盖自己的残忍行径,将屠杀的尸骨焚烧,骨灰存放有7口棺材之多,这是历史上最惨烈最无声的证词,也是我们民族脊梁上无法磨灭的烙印。
展厅的光影昏暗而压抑,一张黑白照片像重锤砸进视野—— 母亲半跪在地,褴褛衣襟裹着骨瘦如柴的孩子,身子拼命弓成庇护的弧。她仰起的脸布满血污,眼眶瞪得滚圆,像是要把天际望穿,可瞳孔里只剩浓稠的黑,喊天天不应的绝望从每道皱纹里渗出来。孩子攥着母亲衣襟的小手,指节泛白得几乎透明,而母亲另一只手,死死捂住孩子的耳朵,仿佛这样就能把外面的枪炮与惨叫都隔绝……
我盯着这凝固的苦难,后脊窜起的寒意顺着血管蔓延至周身,胃里一阵翻涌。那些侵略者的暴行,不再是展板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母亲眼里淬了毒的绝望,是孩子攥紧却抓不住未来的小手,心脏跳得发疼,像是有无数细小的针,跟着照片里的绝望,一下下扎进骨髓 。
然而,在绝望的深渊里始终有民族精神的火种不熄。杨靖宇将军以草根棉絮充饥的遗物、赵一曼留给幼子的血书绝笔……他们衣衫褴褛却脊梁挺直,他们是血肉之躯却能抵挡黑暗,他们陷入绝境却拥抱曙光。当看到赵一曼那句“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的遗言时,我的眼泪已经填满眼眶,这难道不是铮铮铁骨?这难道不是耿耿丹心?这难道不是民族魂燃烧与升华?
心向红日且誓言铿锵
沿着地下镌刻的年代表,我走出昏暗的展馆长廊,随即又踏入英烈丰碑厅。无数金色的姓名在穹顶光芒中灿若星辰,烂如晨曦,恰似永不坠落的信仰灯塔。我久久地驻足于“红领巾献言墙”前,郑重地许下自己的心声:“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强国有我,请英烈们放心!”
博物馆的出口豁然开朗,外面阳光明媚,花团锦簇,胸前的红领巾被映照得更加鲜红。我们生逢于一个伟大与和平的时代,自当以史为灯,将党的光辉流进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的滚滚长河中,纳入我们勤学奋进的琅琅书声中,照进我们追逐强国梦想、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指导老师 张薇)
赵梓越同学
【作者简介】
赵梓越,男,10岁,辽宁沈阳学生。写作才华突出,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获第十九届“为学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第十八届“冰心杯”作文大赛省赛一等奖及国赛一等奖、第二十三届“春雨杯”作文月度优秀奖、“韶华杯”美育征文二等奖。作品曾发表于《小学生报》,并在“读者杯”全国征稿中获省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同步作文”征文活动中获金奖。其文字功底扎实,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文素养。
中方停止实施对美进口大豆等加征关税措施
涉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国安部解密一批重要档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二〇二六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含名单)
中国艺术节如何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多条高速公路确认停止收费
馆长赴陆帮赖清德“寻根”,赖氏宗亲会:凡是姓赖100%都
中方延长对45国免签政策,详细名单公布
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特殊类型招生严格报名资格审核
郑丽文激昂发表就职演说,马英九为何频频拭泪?郭正亮分析原
美国“停止推翻他国政权”?多方不信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7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7026260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