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委会主办

台修改“族群分类”,被批搞“认知作战”,台媒:汉人成“其余人口”太荒谬
来源:环球网 | 作者:张若 | 发布时间: 2025-05-12 | 10 次浏览 | 分享到: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有岛内网民近日发现,台“行政院”官网在文字上大做手脚:在台湾人口组成部分,将占比最多的“汉人”改成“其余人口”,与此同时将仅占2.6%原住民族群突出。有民意代表痛批,赖清德当局搞“去中化”“去汉化”到走火入魔,这种“大改名”根本就是“认知作战”,实在太过荒谬。

背后动机令人质疑

据台湾《中国时报》5月11日报道,台“行政院”官网2023年曾写明“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但最新版本却将相关文字更改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引发不小的争议。

国民党“立委”陈菁徽表示,一般介绍情况,通常会先列出多数人口,再将其他族群归为“其他”,如今赖清德当局却反其道而行,将仅占3.8%的原住民与外来人口标示清楚,96%以上的汉人却被归类为模糊不清的“其余”,让人看了满头问号。她讽刺道,未来若向外国朋友介绍台湾族群组成,只能说自己是属于“96%的其余人口”,实在荒谬。这种模糊族群构成的做法,不仅无助于信息透明,也让人怀疑背后动机。民进党当局面对国际局势如今又多了一项“大改名”,“不敢法理台独,却玩起网页改词,现在连‘汉人’这个词都要消失,操作过头恐怕只会引发社会反感”。陈菁徽呼吁,真正的多元是包容不同声音与认同,而非刻意抹除不合意的描述。

针对台“行政院”网站介绍族群分类一事,“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辩称,台“监察委员”鸿义章2022年建议“内政部”,“行政院”官网将岛内界定为“汉民族”“台湾原住民族”和“新住民”等,“如此汉番(指汉族和原住民)两大族群壁垒分明的族群论述,恐不利于消除种族歧视以及形塑族群平权”,而其他族群人数无法分类统计,全数归类为“汉人”与事实不尽相符,因此改以“其余人口”称之,并无其他政治考虑,呼吁外界勿做不必要的解读。

分类多年存在争议

根据台“内政部”的统计,岛内总人口于2025年4月的统计数字为2336.5万人,目前主要分为四大族群,包括原住民、台湾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其中原住民约占总人口的2%,其余绝大多数为汉族,其中又分为“本省人”(占86%)以及“外省人”(占12%)。台湾外省人又称战后移民,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1991年冷战结束期间,因战争与政治因素从大陆迁徙至台湾及澎湖群岛的移民及其后裔。“外省人”的对应词为“本省人”,是指二战结束以前就已定居台湾的民众。

“四大族群”这一概念是1993年由民进党人林浊水与叶菊兰正式提出的,但存在争议。1994年,时任台湾“文建会主委”申学庸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报告时提到“社区总体营造”的名词,以“建立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建构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试图模糊“本省人”和“外省人”。不过,多年来台湾内部关于“本省人”和“外省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即使现在已经到了外省第四代、第五代,争论仍然持续。

岛内有学者分析称,民进党当政后变本加厉,不断通过“去中国化”和“去汉化”历史教育的操作,企图以“文化台独”将台湾塑造为“新兴民族”。民进党除了将台湾人血液中的汉族成分逐步稀释外,同时更将台湾同胞在历史与血缘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逐步淡化、转向,蔡英文时期推动的“新南向政策”更与此遥相呼应,而这样的做法将使得两岸和平发展由政治上的“统独认同”问题进而转为更复杂的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

营造对立气氛

据台湾中天新闻网11日报道,对于台“行政院”修改族群表达方式,国民党“立委”赖士葆11日怒轰,这是赖当局进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也是地道的要“仇中、恨中、反中”的具体表现。他表示,这样的做法,民众是不认同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就是来自于中国大陆,我们就是汉民族,这有什么不对呢?”

国民党“立委”林沛祥批评称,过度要求重视“平等”,反而就是另外一种最大的歧视,台“行政院”把“汉族”改成“其他人口”,却忽略了台湾人口组成里本来96%就是汉人,“这样否定历史,甚至否定当前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意识形态而已”。林沛祥讽刺说,干脆改成“我们都从火星来的”,“这样是不是比较符合所谓的族群融合?”他表示,一味地操弄意识形态,而不去照顾民生,这是目前这一年看到赖当局最大的败笔。

《中国时报》提及,日前台湾师范大学一名资优生申请念台“国防医学院”,只因是台商之子,在南京出生,竟遭撤消录取资格;差不多就在同一时间,台“国防部”被爆删掉两蒋陵区的“谒灵”与“陵寝”常用语。民进党当局打着“转型正义”的旗号,营造“台湾人、大陆人”的对立气氛,刻意大力推动“新族群主义”。文章称,民进党在野时控诉“外省人欺负本省人”,取得执政权后推动“转型正义”,本应化解族群仇恨的历史伤痛,然而9年来却不断堆栈“台湾人、大陆人”的对立气氛,划定新的族群隔阂,“台湾人甚至开始欺压大陆人,陆配亚亚只因言论得罪民进党,便遭驱逐出境便是一例,台商之子因在台居住未满20年不能读军校,亦是铁证”。《中国时报》直言,民进党至今仍不信任“外省人”。2023年年初,日本媒体说“台军充斥太多外省人”,公然挑起最敏感的省籍情结,“令人费解的是,除国防部第一时间严正驳斥,民进党政府反应都慢半拍,少数绿营政治人物甚至呼应报道”。

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近日撰文称,必须在台湾内部强化“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认同,重视中华文化,找回真实的中华史观,正确认识台湾的历史,让台湾从“文化台独”中再光复。应在坚持“整个中国不可分裂,两岸都是中华民族,相互尊重与包容”的基础上,进行两岸对话与沟通,找到当前两岸和合的方法及路径。



热门文章
为您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5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7026260-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