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国之路网 5月27日南京电讯(特约通讯员 左芳源 杨孝祥)5月26日上午,著名楹联学家裴国昌教授《雪泥集》——"坚忍鸿爪"再版发行座谈交流会在南京金陵大厦贵宾厅隆重举行。

裴国昌教授的“楹联工程”。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不顾医生的多次忠告,从床榻到书桌,抢夺流光,昼夜编撰,含辛茹苦却激情不减,乐此不疲,无怨无悔,他用自己的生命在书写生活的百味,人文的美丽和寻梦的成功;他用自己的生命在书写当代文化人对历史的责任与民族的贡献; 他用自己的生命在书写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下对人类文化的思考与开拓,这是何等的艰辛的世纪工程。裴国昌先生的《雪泥集》正式付梓出版,他的梦圆了。他打开千年诗联的历史记忆将其梳理展示出来,疲惫的心灵,在传统人文深刻的回味中,用岁月酿造出来的硕果变得异常珍贵。它显示了一个文化人 对民族文化的敬畏、感恩与博爱,显示了传统人文精神 向现代人文精神转捩的审美 理想与终极关怀,也显示了一个文化人 “不教而教,不为而为”的社会责任的担当。


再版《雪泥集》由裴国昌先生之子裴斐主编,南京大学教授裴显生作序,分上下两卷。上卷《中国楹联学》是作者将198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得到教育界一致推崇的 我国第一部《中国楹联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与扩编。《中国楹联学》系统地阐述了楹联文学在漫长的文化实践中,逐渐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具有文学性、欣赏性、实用性的新的文学样式, 是我国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中华文明和文化审美取向,被誉为东方文明的象征。裴国昌先生对楹联 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析,探索楹联文学的修辞规律、系统地阐述各种联文的逻辑关系与修辞手法,从而将这门传统学科从实用领域上升到理论层面,推进楹联文学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 雪泥集》下卷 《文化苦旅》是裴国昌先生几十年来从楹联文学发掘、研究、教学、出版风雨历程的诉说与精神的表述,正是:方寸不为尘世乱,云水襟怀 天地通。《雪泥集》下卷 《文化苦旅》部分是记载了裴国昌先生近卅年来创业道路和生活经历上的风风雨雨。他以《他山之石可攻玉》、《我以我笔写春秋》、《坎坷人生路漫漫》为题将其生命中的三个时期、三个层面,向广大读者作出比较清晰的交待。人们常说:“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种哲学。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壮年时 舍其不当者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裴国昌先生数十年“游心于淡,舍弃于漠”,大胆舍弃,才有今天的丰硕获取。


今天《雪泥集》再版问世了。不管诗词楹联学界的同道们如何评价,我们首先要为之喝彩,因为——这是生命的承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五届、六届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江苏省直系统书法协会主席汪寅生,"强国之路"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席、中国孔商中心理事会主席、新丝绸之路媒体联盟总监陈雅玲,钟山诗词研究会会长孙建国,南京大学教授裴平,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尹来生,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汤洁,江苏省裴氏宗亲会秘书长裴永贤等政商界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等近百人参加了今天的再版发行座谈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