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委会主办

柯建刚:如何过好中国“本命年”——写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之际
来源:澳门晚报 | 作者:柯建刚 | 发布时间: 2024-03-02 | 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中国素以“龙的传人”自诩。“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曾唱响大江南北。今年是14亿中国龙的“本命年”。“本命年”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又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因为“本命年”容易“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对“本命年”不甚吉利的诠释;值此,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很自豪的民族情感;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就是因为民族脊梁精神之所在;民族脊梁精神,有着深刻的丰富内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成就并创造了东方文明;俗语说,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妄称王,人无脊梁何为其人?而脊梁精神则是支柱力量之显现,支撑作用之发挥;有了脊梁精神,不断壮大这种脊梁精神群体部件;作为国家这个整体、民族就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就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往而不胜。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说的四种民族脊梁人物:其一,“埋头苦干的人”;其二,“拼命硬干的人”;其三,“为民请命”的人;其四,“舍身求法”的人。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具有这四种特质的人都不同程度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人我们就把他视为“民族脊梁人物”,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民族脊梁精神”;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的为经世济民,追求真理,竭尽全力,声名远播,成绩卓著;有的不为名利,公而忘私,利泽于民,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博爱;有的为了捍卫祖国的安全舍身忘我;有的为了祖国建设爱岗敬业;有的为了科学创新勇攀高峰孜孜不倦;民族脊梁精神是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民族脊梁精神,就扑捉到了民族之魂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有了脊梁,那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力旺盛的人;一个集体、一个组织如果有了脊梁精神,那就是一艘马力十足、稳健远航的巨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挺起了脊梁,那就是一座美丽挺拔、坚不可摧的堡垒!脊梁精神是人类民族发展史上积淀的产物,它理应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发挥它应该发挥的巨大作用。


民族脊梁精神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具体的体现着。远有古代的女娲补天、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李世民贞观之治、司马迁、文天祥、李时珍、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鲁迅和虎门销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无不体现民族脊梁精神的巨大力量;时至今日,中华民族要继续弘扬及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48种精神;让国人迅速走出大众化的精神沼泽,因为不少国人已沉迷于碎片化的精神娱乐,失去了自主意识和思考能力,又无法摆脱现状的精神状态;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而短视频人均单日观看时长超过2.5个小时,而且还在增长;所以短视频已然成为大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和精神寄托;但是很少有人能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让普通人越来越远离现实。这些无用的信息消费,不仅占用了人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对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消极、盲目,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只知道跟风和模仿,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由于这种消费模式和诞生,催生出一不愿意吃苦却贪图享乐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很多人越来越依赖于外卖、网购、打车等便利的服务,不愿意动手动脑,不愿意锻炼身体,不愿意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愿意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和困难,只想沉浸在互联网短视频中的快感和安逸,不考虑未来的后果和风险,导致大部分人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脱节,让普通人的窘迫更加难以改变和摆脱;这些情况短期看似无伤大雅,甚至有些人认为是一种自我放松和解压的方式,但实际上它会慢慢的消磨人的意志和斗志,阻碍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最终导致碌碌无为的人生困境。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界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爱国主义始终是高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们奋斗进取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如何过好中国“本命年”,我们仍需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各自的本职工作中,灌注于实现梦想的奋斗中,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把民族复兴的伟业推向前进。



热门文章
为您推荐
更多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2025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7026260-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