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军,军旅诗书画艺术家,精书法、擅画鹰、工诗文,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艺海潮书画院院长,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理事。


方 军
方军,军旅诗书画艺术家,精书法、擅画鹰、工诗文,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艺海潮书画院院长,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理事。
2000年至2015年于全国31个省份成功举办《万水千山总是情·方军书画作品全国巡回展》。
2005年被文化部(现文旅部 )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授予“中国杰出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被文化部(现文旅部 )授予“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一一文华奖”最佳成就奖2021年被授予“全国两会重点推荐艺术家”称号。

《旭日东升》
神气兼备 清和雅致
——评方军书画艺术
左庄伟
著名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画家
方军诗书画皆能,尤精书法,擅画雄鹰,具有文人画家的才能和修养,这在军旅画家中难得。
文人画是我们民族传统绘画中的主流,始创于东晋顾恺之,形成于唐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首创水墨画语言,宋人苏东坡完成诗书画相结合的体格发展完善完美于元明清,历代大家辈出,自清以来,文人画在题材内容和形式语言方面基本上是承袭前代诸师,无甚创造。画坛擅画者众,擅画又能书者少,画、书与诗文全能者更是少之又少,这里指的诗文一是内涵于画之意境,其二是题诗于画面,所以我说方军是位难得的军中文人画家。

《群英荟萃》
有艺术天赋的方军童年时就爱好书画,由自学而后入美术学院深造,是在军事生活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一位书画家,他的艺术功力和成就是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锻炼建树起来的,是在继承传统文人画的画理和画法中完善起来的,而且他能赋予自己的作品新的时代人文精神内涵和自我掌握的笔墨语言。方军所择题材专事苍鹰,作为一位军人画家,他视鹰为军人的一种精神形象,我注意到他将鹰塑造成不同的的姿态、动作,置于不同的环境,意在传达画家自己的社会理想、美学理想和特有的思想感情。他笔下鹰的艺术形象和所题的诗文都是表现了军人的英雄主义精神气质和满怀的豪情壮志。如:“足踏祥云啸啸来,气贯长虹天地外。”“迎风劲展垂天翼,尽越苍茫万仞山。胸胆横空一径往,雄鹰眸里入秋帆。”“振翼舒怀起劲风,神威凛凛傲苍弯。”“振羽腾飞上九霄,星眸未放拭秋毫。苍鹰利爪磨锋出,击鬼横天一代骄“凌云浩气满乾坤,昂首驱邪不见尘。”这是诗文亦是画,这是鹰亦是人,就是画家将自己的理想寄喻苍鹰的形象,具象的苍鹰与诗文配搭,又以沉稳的书体写于画面,诗书画相得益彰画面艺术形象既和谐又各自增色,对于观赏者既是审美欣赏又是精神启迪,这正是我们的时我们的军人精神气质形象的写照。

《双雄图》
在我们独特的民族绘画传统中,书与画本是同源,书法自魏晋以来作为人际交流的实用工具,已经逐渐成为文人抒发思想情感的抽象表现艺术语言,但是画家将书法引入画法,使书与画重同一体,始创于南北朝时代,在南朝刘宋时的著名画家陆探微的“秀骨清像”造型线中就吸收了东汉张芝的草书体;南朝梁画家张僧彩创造的“张家样”画法中就吸收了晋卫夫人的《笔阵图》中“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就是说画中用笔求力度。从此工画者必工书已成文人画家的规矩,所以历代大画家皆为大书家,远举苏东波、米带、赵孟顺、徐渭、郑板桥,近推吴昌硕、齐白石。如今的画家多从西画入门,兼学中国画使用造型线,不入书法门,大多丢掉了用书法入画法之功力,这使传统的文人画在艺术性方面大伤筋骨。而方军一向重视书法,承继了文人画艺术这一精髓,他是作为书法家与画家齐名于书画界。他入书门起于偶然看到了王羲之的字帖,尔后渐见汉隶、魏碑和唐楷诸书体,欣喜若狂从此临池不止,渐入书境,悟其真谛,由于他刻苦自学已达真草隶篆各体皆能,由以行草出众,沉稳流畅,内涵多家多体之素,积于已法,渐成自己的书法面貌。

《听涛》
方军作为画家善以写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情怀书写雄鹰艺术形象,常用夸张传神的笔墨书写鹰的头部,用放大的墨块、大能放亦能收。他的鹰画笔墨法写鹰的体态,已形成自己的画风,且以此饮誉金陵画坛、影响社会。作为军人书画家,方军从军从艺都是为国家为人民,因此他将自己的书画艺术竭力传布全国,让人民大众共享,是位人民的书画家。

《诗书画合璧图》

《振翼舒怀起劲风》

《清风皓月》

《搏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