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六食堂,餐具归类处堆着剩饭。
现在政府提倡节约,使我想起了很多的往事。
那是一九五九年,我还在恩施财校读书的时候,校长领着几个大官人走进我们的餐厅,来到我们餐厅检查。同学们坐在桌上吃饭,快要吃完了,校长介绍给同学们:“这是我们行署专员王珏同志,特意来到我们学校检查”。这时候同学们才恍然大悟,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欢迎领导。王专员给同学们招招手,示意同学们都坐下,王专员在餐厅门前,开始讲话。这个人非常和蔼,平易近人,他说:“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来到你们学校很高兴,你们的校舍环境我非常满意,因为去年大旱灾,粮食减产,生活上也有欠缺,望同学们不要浪费,勤俭节约,艰苦是暂时性的。”王专员走到餐桌边上,将剩饭剩菜全部捡起来放到手里,一下子就放到嘴里,当时他就吃了。他这一举措,我们的校长感动得哭了,还有几位领导都留下了眼泪。
王专员接着说,“同学们,有一首诗你们读过,也都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首诗,我相信同学们都知道,连小学生也都知道,就是做不到。你们的校舍环境都搞得很好,餐桌上的浪费有点太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掉一粒米饭有一种可耻的感觉吗?同学们,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你们有很多同学是农村来的,农村的农民伯伯们种田是非常不容易,种了又没有收成,他们的心里又是什么感受,你们这样浪费对得起你们的父母吗?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勤俭节约,不要浪费,肚子要吃饱”。大家又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河北科技大学食堂。
自从专员来到以后,再也看不到掉一粒米饭了。
王专员把餐桌上的饭捡起来就吃了,这是使人感动的事!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因饥饿而倒在路边的人,当时能有一两米的稀饭,他会饿死吗?五九年和六零年,全国就死了几万人。五八年大旱灾,八十三天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有的连水都没有喝的。在外地挑水,一天只能挑三挑。我们本地有个笑话,“你可以上我的厕所不可以喝我的水”。
三十年前,做生意的写一歌谣贴在电线杆上:“走到鸦雀水,见他妈的鬼,吃的扬尘饭,没得漱口水。”年轻人们,你们要反思过去的生活水平,不光是没有饭吃,就连水都没有喝的,苞谷在炕上炕干,苞谷籽上面还有一厘米厚的扬尘,吃得嘴里又涩又苦,为了活命,没有不吃的,连几岁的小孩也吃,不哭也不闹。当时的小孩现在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可想而知,他们是不会忘记的。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这个故事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要深刻反思,想一想五十多年前,你们家里或你们附近有没有饿死的人,死在哪里?是不是死在半路上,还是死在家里?当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的感受?年轻人啊,希望你们问一问你们家的老年人,五九年和六零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听一听老年人跟你们讲讲过去的事情,希望年轻人痛定思痛。
今年的疫情,对全国工业和服务业影响巨大,相关企业损失惨重,大家更应该勤俭节约,认真践行"制止餐饮浪费"的国家号召,让节约意识内化于心,使节约行动成为自觉行动。

▲作者 陈睦翠
作者简介:
陈睦翠,女,1944年生,湖北省恩施市崔坝镇人。恩施市财经学校毕业,当过老师,做过生意。退休后仍坚持读书写作,己发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