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军福建基地司令部通信站三连老战友合影
今年四月,我的连,李友好连长、杜洪文指导员,我的老班长于小军、曹军向我提议,今年六月在六朝古都南京举办一次电话台老战友联谊活动。
六月的南京,是一座美丽多彩、令人陶醉的城市;六月的南京,虽然暑气渐浓,整座城市浸润在潮湿的热浪中,却又不失江南特有的温润与诗意。
为办好这次联谊活动,很快成立了以连长李友好,指导员杜洪文,老班长于小军、吴爱萍、曹军、梅刚勇为核心的活动筹备委员会,大家推举我担任此次活动的秘书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当时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深知要保证战友们住好,吃好,玩的开心快乐,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每一位参加活动战友的安全万无一失。连队历任连长指导员:许天启、杜洪文、朱长青、李友好、杨云冲通过电话和微信一直支持鼓励我,增强了我的决心和信心。为办好联谊活动的欢迎晚宴,组委会成员在李友好连长、杜洪文指导员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全面展开。连长李友好、老班长张秋丽主动担当欢迎晚宴的主持人,他们不仅是我们连队的文艺骨干,並至今一直活跌在文艺舞台上,我的老班长张秋丽给我们带来了在今年4月北京电视台举办的"2025多彩杯银龄朗诵友谊赛"第一季决赛中荣获第一名佳绩喜讯。为把这次晚宴办成既生动活泼又值得纪念难忘,他们通过短信、微信、电话联系老台长张玉林、许天启、朱长青、指导员杜洪文、杨云冲、蔡春燕,老战友陈勤、于小军收集建连以来发展的历史图文资料,经过认真整理制作完成了我连的发展简史视频。我的老班长周茂谭从报名接龙开始就主动承担所有参加活动战友个人照片的收集整理,制作成完美《岁月故事》视频电子相册。视频在欢迎晚宴上播放时,现场所有战友们心情激动,热血沸腾,仿佛穿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福建前线军营生活的青春岁月。我的老战友梅刚勇、刘光辉自觉担当随队摄影记者,他们背负沉重的摄影摄像器材,不顾高温酷暑,紧跟团队行动,抓拍每位战友活动的精彩画面,定格浓厚战友情谊的美妙瞬间。董万国战友主动提供这次联谊活动会标初始图案,老班长周茂谭、于小军、曹军、吴爱萍、积极配合,出谋划策几议其稿,最终确定了联谊活动的横幅、会标、会旗、晚宴电子屏幕背景图案等,为这次联谊活动的开场欢迎晚宴开的兴高采烈、意义非凡、顺利圆满成功做好了准备。
接着,为办好联谊活动。让每一位战友吃好、住好、玩的开心。在调查筛选的情况下,南京好亨游旅行社被选为这次活动的报名、接待、出行的全部服务工作。年青美丽的王华宁总经理带领团队直接负责此次活动前的报名准备工作和出行全程跟综服务。我和王华宁总经理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调研,确定把南京四星级晨虹花园度假酒店作为活动主会场。 酒店设有豪华客房、会议室、健身房、军训营地、打靶场、南泥湾红色教育基地等配套服务设施,集商务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酒店总经理胡锡东作为退役军人亲临现场具体落实欢迎晚宴的舞台音响、灯光,菜肴等,使战友们体会到家的感觉。
6月27日,来自辽、京、冀、陕、豫、苏、皖、浙、沪、鲁、闽、粵十二个省、市的老战友,个个都怀揣希望,满腔热情,他们有的搭乘航班,有的乘坐高铁,也有的自驾车辆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南京晨虹花园度假酒店。签到处从早晨八点到下午五点,战友们络绎不绝,顾不上旅途劳累,相见后紧握的手久久不放,深情的拥抱热泪盈眶,肩并肩手拉手,总有说不完的知心话,扯不尽的家常事。久别重逢的喜悦,没有了军龄、年纪和辈份,挡不住战友们的激情互动;不同的乡音笑语,奏响一曲曲欢快的乐章,映像出一幅幅战友情深意重的动人而美丽画卷……战友们深情厚谊感天动地,天公作美,多日的南京高温,却在当日阴转多云,分散性雷阵雨为风尘仆仆而来战友们接风洗尘。

战友们签字报到

节目主持人李友好 张秋丽
我的连,首次以电话台(三连)为主题举办战友联谊活动,这次活动参与的战友,有五十年代入伍建连的老台长,也有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继任连长、指导员,还有和我共同战斗生活同吃一锅饭的老战友。我的战友中有十多位耄耋之年的老首长,也有四十多位古稀花甲之年的老班长,还有十多位年龄较小,也有知天命之年的年青战友。他们不论职务高低,军龄长短,年龄大小,或未曾谋面,离别多久,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久别重逢的喜悦,打破了年龄、性别的界线,他们热情拥抱,笑语连篇。欢迎晚宴在《人民海军向前进》雄壮嘹亮的歌声中进行。八十八岁高龄的刘玉林老台长来了,他转业地方后当过农民、工人、法官,荣立过江苏省高院一等功、二等功,江苏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镇江市劳动模范,被誉为“人民好法官”。他雄健挺拔,精神矍铄,健步登上讲台,潺潺而谈讲述着我们的连队从组建到发展的历史;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身为秘书长的我,满怀激动的心情向我的战友致以最热烈欢迎並致以最崇高的敬礼。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我和我的战友胸中始终激荡着共同的热血记忆,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是生死考验淬炼的真金,是岁月长河沉淀的老酒。军装虽褪,军魂永驻;岗位虽变,担当不改;容颜虽老,热血依旧。继任连长、指导员杨云冲代表历任连队首长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追忆福建前线共同战斗生话青春岁月,把酒分享人生奋斗快乐历程。希望我们:银发常聚首,豪情仍当年!此次活动最年青女战友代表郑红缨用感动、感谢的心声发表对连队老首长、老班长、老战友的感言;著名书法家刘喜斌老战友和我不仅赠送给组委会和老台长精美书法作品,也给每一位战友赠送了书法佳作,战友们爱不释手,视为珍贵礼物收藏。多才多艺的战友们用书法、摄影、诗歌朗诵、载歌载舞等方式在表达对战友的情深;主持的男女主角,用熟练的台风,风趣幽默的技艺,将这一场晚会一幕一幕地推上高潮;台下的战友们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战友之间不分五湖四海,天南地北,战友情深没有薄与厚,他们情如同胞骨肉,几十年没有联系却能一见如旧。战友表达友好的方式很直接,你拍我一巴掌,我砸你一拳头;战友体现热情的方式很痛快,敬酒时你冲上来把我抱住,我跑过去将你搂着。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战友情难以言说,虽不存在任何血缘,但彼此的亲情更浓稠,解甲后的一种眷恋,脱下军装的人依然拥有。台上台下互为欢动,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就是我的战友我的连。
6月28日吃完早餐,南京游第一站中山陵。天随人愿下着雨,战友们热情不减冒雨缓步穿过中山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条绿意盎然的林间小路曲折延伸,两侧梧桐枝叶交织成天然拱廊。这条路通往陵墓的起点,也通向一个民族的记忆。这座陵墓不仅是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山陵不仅是一座陵墓,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崛起。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理想与现实对话,每一位前来瞻仰的战友,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老台长刘玉林讲述连队发展史

组委会秘书长杨孝祥致欢迎词
从中山陵出来,战友们搭乘景区的观光车前往“远东第一别墅”的美龄宫。从中山陵到美龄宫,不仅是地理的转换,更是历史的穿梭,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故事。这里的每一角落,都有着沉甸甸的历史故事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战友们参观时感到这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走过中山陵的沧桑,再探访美龄宫的往昔风华,每一处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步都是时光的印记,让我们在跨越时空的旅途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作为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美龄宫记录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点滴,是一座永恒的文化瑰宝。

(左)战友杨孝祥(中)连长朱长青(右)战友时骏合影

连队历任领导合影(右起杨孝祥、杨云冲、朱长青、刘玉林、陈国月、陆永新、李友好、张兴柱)
从紫金山到长江路总统府,这座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建筑,如今静静伫立在秦淮河畔,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它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而是一部用砖石写就的历史书卷,每一块砖、每一根柱,都浸润着岁月的沧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伟大新时代。一座总统府,半部近代史。战友们观摩后深深感觉到这里见证了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触发我们在回眸中思考与展望,璀璨的文化启迪人们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在这里,历史触手可及,不同的历史时期一幕幕回放,中国近代政治中心的变迁一目了然。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字一画,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著名书法家刘喜斌战友向老台长刘玉林赠送书法作品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从总统府步行到民国1912主题街,战友们感觉到具有民国特色的风情街,传达六朝古都的历史和现在。这里都是真实存在并见证南京历史的街道,高墙灰瓦、红漆大门、斑驳花草等都复刻了民国时期的生活。
接着战友们乘车来到南京胜迹夫子庙,大家心情忽然开朗,缓步走在步行街,两边店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小吃,盐水鸭的香气与糖炒栗子的甜香交织在一起,令人垂涎欲滴。战友们边走边品尝着冰糖葫芦、臭豆腐、赤豆元宵等风味小吃。当夜幕降临,灯火次第亮起,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淮河畔。这里,既是文化的圣地,也是夜色的天堂。我们沿着秦淮河漫步前行,河面上倒映着两岸的灯火,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偶尔有游船缓缓驶过,船上的灯笼在水中摇曳,像是在演奏一首无声的夜曲。河岸上,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间透出浓浓的古韵。街边的灯笼五彩斑斓,将整个街道装点得如童话般绚丽。游人们摩肩接踵,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金陵盛世。这里,不仅是一个文化的殿堂,更是一个夜色的乐园。每一盏灯,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道光,都是文化的传承。站在夫子庙的夜色中,仿佛能感受到千年的时光在眼前流淌,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6月29日早餐后,战友们乘车前往素有“春牛首”之美誉的牛首山。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登山乘换扶手电梯时战友相互牵手挽扶着前行,到达佛顶宫看到建筑奇观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战友们有的注足观看,有的拍照合影留念。通过扶梯到达地宫秘境,舍利文化展厅以干冰营造云雾效果,佛像安卧云端的场景令人恍入仙境,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艺术的宝藏库,佛像庄严肃穆,仿佛他们在看着世间的一切,战友们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扰了这份神圣。
游过牛首山,战友们游兴不减,接着来到最后一站大报恩寺,大家一下车就纷纷在南京网红打卡点拍照留念。 走进大报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钢结构的玻璃佛塔。它矗立在城墙边,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望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这座佛塔是原址重建的产物,而它的前身——那座辉煌的琉璃塔,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站在塔下,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早已消逝的岁月的气息。这座融合了古老记忆与现代创意的建筑,让战友们在游览时思绪万千。它不仅是一座佛寺,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战友相聚,情深意长。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匆匆间,三天的战友相聚又到说再见了,每次相见都像初见,每次分别又像永别。离别的车站,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流不完的眼泪。即使心中有万般不舍,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你的背影,渐行渐远。今朝一别,何时再逢?战友们刚握紧的手,又要松开。这世间的相聚离别,高铁站台的拥抱还带着体温,转身登上奔驰列车的瞬间,背影已开始褪色成记忆,带走的是行囊,留下的是不灭的兄弟姐妹之情与永存的信念。一场短暂的相逢,换来漫长的思念。这就是我的战友我的连。
【作者简介】:杨孝祥,男,笔名:扬子,籍贯,安徽和县,现居南京。78年入伍,曾先后任海军福建基地司令部通信站三连文书、分队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等职,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强国之路”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南京艺海潮书画院秘书长,南京六朝文化艺术研究院秘书长,南京品源书画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他诗、书、文皆能,尤擅书法。先后多次组织参加全国、省市书画作品展,2025年4月在参加第十五届全国书画作品展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0多幅书法作品被《国之瑰宝——艺术大典》(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等大型丛书收录,其撰写的诗词散文和书法作品被近百家媒体刊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