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活动组委会主办

   
  • 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若疫情得不到控制东京奥运会或取消
最新公告告:
新时代复兴中国传统文艺需融合发展
来源:艺界报 | 作者:杨牧青 | 发布时间: 2019-08-01 | 126 次浏览 | 分享到: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征,传承与更新是不可避免的,今时的更新就会成为明天的传统,文艺复兴是相对的。

    中国拥有上万年的文化文明积淀,她所培育和创造出的文艺状态和形式,以及内涵和外延是殊美无比的,成为人类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财富宝库。

    通过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可知,古老的东方文明因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将会成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力推动者和缔造者,也将促使中国传统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产生!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指导和“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艺为什么要复兴?怎么复兴?复兴需要那些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就需要我们深刻的去思考,并给出客观合理的答案。

    首先,文艺是文化和艺术,不应是文学和艺术,或将“艺术”仅指为表演艺术。文学包含在文化之内,艺术包括各行业的艺术,有了文化才能有艺术,这需要逻辑与哲学的深度思辨。把“文艺”理解为文学和艺术,或仅指“表演艺术”这是狭隘的,是不符合文艺概念的本质。

    对源自14世纪到16世纪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以“法语”语境为基础的“文艺复兴”而形成的文艺概念是需要纠正和改观的。中国传统文艺复兴务必要中国化,务必要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务必要适应中国新时代的融合发展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艺术是文化的思想反映,是社会的发展需要,文艺就是二者融合发展的产物。文艺概念与诠释要以现当代中国文化的语言语境为准则。这一点必须要清楚。

    其次,中国传统文艺复兴就是在贴合现实社会、贴近实际生活、切合民族文化、符合时代特征的取舍中传承与更新。

    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欧美不良文化侵蚀和“西化潮”剧烈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面临着极其复杂环境下的大挑战,存亡与变种、颓废与变异、衰落与恢宏、适时与创新就成了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加之更多低俗的、糜烂的、荒唐的、带颜色的文艺思潮泛滥,致使人们的文艺价值观发生错位与畸形,影响政权稳固和社会稳定,因此上才有国家层面高屋建瓴的“文化自信”及时诞生,犹如甘霖于神州。

    再次,诚如所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文明,也有自己独特的文艺状态和形式,只不过有一个谁先谁后的存续罢了。

    当今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时代,给中国传统文艺复兴一个新的机遇,一个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只有深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核心去发掘这个新时代需要的文艺复兴元素,不能只注重外在形式而没有内涵。譬如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台上文艺范儿十足台下丑态劣迹斑斑与不良的文艺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屡禁不绝,有违社会需要文明、和谐、公正、诚信的价值观。

    总之,文艺复兴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战略。中国传统文艺复兴是新时代及今后必经之路,需要融合去发展,融思想,融意识,融天下为天下,顺应科学的世界潮流。历史告诉我们,“文艺复兴”这条路既是平坦的又是曲折的,“强者存、弱者亡”的丛林法则在“人类和平共识”愿望下还会继续演绎。

    对于中国传统文艺复兴来说,我们就要学会时刻反省,向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学习,向老祖宗的智慧请益。《易经》“夕惕若厉”、《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黄帝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等经典的“精义之说”总能给我们带来涉水过河的忧患意识和具有远见性的文艺启思,以备足、挑起“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传统文艺复兴勇气和重任!2019年5月21日杨牧青于北京。

(本文作者:杨牧青,号草坪先生,著名书画家,艺术、文化、社会评论家,智库决策专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来源:艺界报


延伸阅读:

大国智库 小民于行


题记:2019年5月23日应江先生之邀,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的《文艺复兴艺术论坛》上,我按会前准备的《新时代复兴中国传统文艺需要融合发展》文稿思路,撷取一些内容,根据会场诸位发言状态与氛围,即兴而言,次日根据记忆大概整理如下并分享在朋友圈,且得到许多点赞与关注。

    中国传统文艺复兴首先是必须要站在中华民族、中国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中国人流的血液都是红色,不能因国际上一些不良文化思想、文艺思潮和资本主义不良价值取向将中国人的红血变为黑色的,也将一颗红心给变黑了。

    文艺复兴要纠正在“法国语境”下14至16世纪一批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的欧洲思潮文艺复兴概念,文艺是文化和艺术,不是文学和艺术,务必要使“文艺复兴”具有中国语言语境,使其中国化,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汲取我们这个新时代需要融合发展的文化元素,在文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将中国传统文艺用我们的文化情结与形式输出海外,让全世界了解中国!

    文艺复兴就是文化战略,任何人、任何组织是不能贬低贬值中国文化的,不能用欧美诸国几百年来仅有的文化文明视野、标准和观念来界定、侵蚀、瓦解中国拥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不敬畏、不敬重中华民族文化,不尊重、不清楚中国文艺发展的现实状态,就不是完整的中国人,中国人连自己的老祖宗、自己的民族文化都忘了,把英语学到八级能起什么作用,满脑子“西化思想”还是中国人吗?!

    中国传统文艺复兴不能被外在的、不健康的意识观念和现象所迷惑,台上文艺范儿十足台下劣迹斑斑,一定要回归到中华民族大义的事非观上来,从内心做好自己,从文化艺术体系再到教育、医疗各体系都要反思、反省,及时调整,不忘初心,遵循新时代的文艺方针,肩负起中国传统文艺复兴大任,为国家、社会发展尽力尽责,让老百姓对艺术有话说!

        一一2019年5月24日早午杨牧青随记于运河畔


热门文章
支持媒体  Supporting the media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新丝绸之路媒体联盟、中国企业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孔商中心网、中青网、中国网、中青少教育网、《中国艺魂》杂志社、中国文化新闻报、《世界文艺》杂志社、香港摄影报、微视、抖音、快手、优酷土豆网等一百多家媒体单位。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Copyright © 2019-2022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证17026260-2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