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活动组委会主办

   
  • 国际奥委会高级成员:若疫情得不到控制东京奥运会或取消
最新公告告:
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隆重举行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中国网 | 发布时间: 2019-07-29 | 7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70华诞、举国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之际,聚寿山书院群贤毕至、胜友如云。由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组委会、晋城市教育局、中共泽州县委宣传部主办,聚寿山书院承办的“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暨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2019年年会于7月24—25日在山西晋城聚寿山书院如期举行。


莅临本次盛会的专家、领导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组委会主席、教育部原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先生,中共晋城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李根田先生,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会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研究所所长吴安春研究员,晋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忠先生,中共泽州县委书记高喜全先生,泽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泽宇先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汤用彤学术奖评委会秘书长雷原先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谢春风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的戴联荣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枏教授,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毕世响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的金美福教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任宝菊副教授,深圳大学的祝安顺副教授、中央电视套少儿节目著名导演、童心学堂创始人童心女士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的大中小幼校长、一线教师以及众多国学爱好者2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主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精彩纷呈。

围绕“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和理论构建,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让现场听众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郭振有先生从“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传承经典、以及如何传承经典”三个方面展开主题发言,强调传承经典首先要做到回归经典,敬畏经典,通过厘清经典之本义来认识经典,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随心妄断。吴安春研究员围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方式和路径”展开主题发言,认为经典的传承不能墨守成规,应基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将传统文化之“精神要义”与立德树人之“发展导向”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之本”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新时代绽放活力,不断出新出彩。同时,还特别强调提升教育研究者的国学素养和一线教师的国学素养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地的重要保障。雷原教授分享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同时提出立德树人的基本方法为:孝友、亲近自然、勤耕精艺、养蒙读经、尊师好学乐群,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祝安顺教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到了发展的转折期,提升的关键期,创新的突破期,需要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加强文字学传承,上出真正理想的传统文化课。程方平教授则认为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中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亟待改善,应当予以重视。谢春风主任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是以经典圣贤为魂魄的华夏文明底蕴和人文素养,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立足点是大中小幼一体化国学教育体系的积极构建和实践应用。戴联荣教授强调中国书院的自学、自省、自恰和良师益友传统,对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任宝菊副教授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实现人文化成,并大力挖掘和发挥地域文化价值,加强《诗经》《尚书》等经典的关注和传承。各位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进一步阐明和厘清了“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内在理路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发展指明了方向。

微信图片_20190728092213.png

围绕“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敬德书院、秀峰书院、什刹海书院、四川大学附小、杨柳书院、北京府学胡同小学、转河书院、燕都书院、童心国学、北京承易启慧教育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师资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班级建设、教学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经验分享。敬德书院创办5年来,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和党政干部的人文素养提升构建了系统的国学课程体系,效果显著。广西师范大学的秀峰书院为我国职前教师国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成功经验。北京什刹海书院集全国鸿儒硕学、名家大师于一身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传承和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晋城聚寿山书院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办学理念,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徐州兴化书院成立三年来,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宏愿,汇文史哲同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发挥藏书、讲学、研修、修身功能,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交流与培训,取得显著社会效应。北京府学胡同小学充分利用六百多年老校历史的优势,系统开展极具特色的国学校本教材研发,并通过大胆创新形成立体的“1+X”全学科国学教育模式,成绩斐然。北京星火小学的转河书院将经典融入校园情境,让学生在书香写意的文化氛围中提升人文涵养,同时创办“齐家读书会”,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水泥厂学校的燕都书院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如“小水滴”校本课程、入泮课程、国学微课程的设置让人耳目一新。北京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的杨柳书院通过网聚名师大家,孵化杨柳养干课程,同时兼顾家庭教育习惯的模式扩大了“生命成长共同体”的外延,并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年老校四川大学附小“意承中华的精气神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培养目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乃至校园建筑风格中,形成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突破、全面育人的大格局。书院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名片和重要载体,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场。当前,书院在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仍需继续发扬书院“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教书育人”的宝贵精神,以书院全方位的系统建设来引领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传承经典,立德树人”意义重大。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通过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2019年恰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年,也是文化自信与教育综合改革深入结合的一年。本次论坛以“传承经典,立德树人”的累累硕果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信本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


热门文章
支持媒体  Supporting the media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新丝绸之路媒体联盟、中国企业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孔商中心网、中青网、中国网、中青少教育网、《中国艺魂》杂志社、中国文化新闻报、《世界文艺》杂志社、香港摄影报、微视、抖音、快手、优酷土豆网等一百多家媒体单位。

友​情链接 

Link exchange

强国之路活动组委会主办

Copyright © 2019-2022 强国之路.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808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证17026260-2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