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李晖书画印作品展今日开展
7月27日,由艺术1949主办,大米艺术、朗禾空间承办的《刀——李晖书画印作品展》在朗禾空间工作室正式开展,该展将持续至8月4日结束。
此次展览主题为“刀”,共展出篆刻、书法、国画作品近60幅。展出作品大多为新作,其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集中体现了“李性狂野,晖洒自如”,展示了其创作思想的高度与艺术的孜孜追求。
从参展“大江东”,到“印隐印现”山东书画印首展,再到今日北京首场书画印个展,李晖先生在沉寂十多年后突然杀了个回马枪,高调归来,而且表现得非常凌厉率性,充斥着无尽的张力。这让我们对之有了无限的期待,也让我们坚信,他内心构建的艺术世界很可能已经是对未来更高的超越了。
现场嘉宾曾翔、李晓军、蔡大礼、李妙染等名家大咖,对李晖先生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李晖先生的印风在构造布局、个性精神、直抒胸臆上和白石老人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谋而合。师古不泥,李晖刀下的方寸独具个人面貌和现代艺术意识的觉醒,使他在寻求无限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张扬个性的道路,越走越宽了,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人风格。
策展人施晗介绍,早在二十八年前,李晖与曾翔、蔡大礼、李妙染等同被誉为中国篆刻史上传奇现象的“小刀会”重要代表,经过数十年的更迭变迁,李晖曾被市场裹挟走向了另一条道路,远离了篆刻界,开始沉默和隐匿。就在印坛开始渐渐淡忘他的名字之时,2018年,伴随着“大江东”的浪潮席卷,突然横空出世,高调回归。时隔一年,李晖拿出了自己在北京的首个个展——“刀”,开始了艺术对人生的总结和深入思考。或许,每个人心里其实早构建下了一个自己的“刀”的世界,是承继昔日风采,还是顺其自然走向未至的未来,时间本身可能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展览开幕式由朗禾空间创始人文白女士主持,她说,“刀”这个图形非常贴合李晖先生刚猛爽利的特点,手法大胆,不落俗套。他的刀法曾被王镛老师赞为“奇肆之极”,被石开赞为“有惊天动地之势”。这次展出作品在一如既往保持自我品性的同时,又多了一份从容笃定,让我们看到,从“小刀会”到“大江东”,从篆刻到书画,像一个个坐标,完成着一个越来越成熟老辣艺术家的成长之路,尤其这次展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李晖先生大刀阔斧、勇猛向前的艺术之路的坚定信心。
展览由著名篆刻家陈国斌先生题字。
美术评论家付京生;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曾翔;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高飞;原中国版本图书馆馆长,现任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袁亚平;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小刀会代表成员蔡大礼;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李晓军;河北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承俊;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大米艺术主编李强;篆刻家,小刀会代表成员刘楣洪;陈一耕美术馆馆长陈一耕;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魏广君;书法家,顾柯红书法工作室导师顾柯红; 书法家,《书画文献》主编陈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副主任翟卫民; 书法家,原中国书法院展览部主任柴天鳞;书法家,尚艺书院院长董玮;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传统工艺美术系主任王乐耕;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造型系主任周岩;北京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艺术总监张春晓;书法家,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办主任晏晓斐;书法家,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办主任;艺术1949总经理顾晓东;今日鉴藏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占宇; 作家,艺术评论家,大米艺术、艺术1949创始人施晗;朗禾空间创始人文白;书画市场专家,《投资与理财》杂志主编叶辉等嘉宾出席开幕式现场。
此次展览由峻辰投资、今日鉴藏美术馆、青少年书法报社、威海寿山石博物馆协办;到场媒体有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腾讯视频、搜狐视频、荣宝斋在线、雅昌艺术网、全民艺术网、5A画廊等。